不合时宜 × 六层楼:站在生育的路口,先对「好妈妈」 祛魅

不合时宜 × 六层楼:站在生育的路口,先对「好妈妈」 祛魅

不合时宜
102:38
2024年5月11日
cn

关键

  • 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引发对母亲角色和生育选择的思考。
  • 生育决定:个人选择而非社会规训,需充分知情和理性思考。
  • 女性健康:关注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知识和支持。
  • 生育损伤:生育可能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应提前了解并预防。
  • 合格的成年人: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坦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摘要

本期《不合时宜》播客恰逢母亲节之际,邀请前妇产科医生、科普博主六层楼先生,共同探讨生育这一复杂而深刻的议题。节目旨在打破社会对**“好妈妈”的迷思,强调生育应回归个人选择**,而非盲从社会期待。六层楼先生分享了从医学健康和公共观念角度的思考,呼吁育龄女性在充分了解生育风险社会压力后,做出理性的决定。同时,节目也探讨了在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母亲的角色,以及如何为生育决策提供支持系统。本期节目不提供绝对的“生”或“不生”的结论,而是希望呈现生育的复杂面向,帮助听众做出更知情的选择。


洞察

该播客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社会生育意愿降低的背景下,节目引导公众重新审视生育的本质,强调个体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对“好妈妈”迷思的解构,节目鼓励女性摆脱社会压力,关注自身需求和价值,从而做出更符合自身情况的生育决策。同时,节目也提醒男性在生育决策中承担更多责任,关注伴侣的健康和情感需求。 这种对生育决策的理性探讨,有助于提升社会对生育议题的认知水平,促进更加健康和多元的生育文化。


观点

01「生育是个人选择,而非社会规训」

生育不应是不加思索的选择,而应是经过充分学习、反思和对自身状况觉察后做出的决定。

02 「生很重要,不生也很重要」

做出生的选择和不生的选择同等重要,不应被社会压力裹挟,而应睁开眼,在充分了解未知风险后自主选择。

03 「合格的成年人才能做出合格的生育决定」

成为合格的成年人意味着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坦诚交流,并与伴侣共同解决问题。


深度

生育:一场关乎选择、责任与社会期待的深度对话

北京 - 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来之际,《不合时宜》播客再次聚焦生育话题,邀请知名科普博主六层楼先生,共同探讨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观念日益多元的今天,我们应如何重新审视生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出更加知情的生育选择。

破除“好妈妈”迷思,回归个体选择

节目伊始,主持人王沁便点明主题,指出当今社会不应再将传统社会对母亲的期待视作理所当然。六层楼先生也强调,生育不应是一种被社会规训的“不得不为”,而应回归到个人选择的层面。他犀利地指出,社会对“好妈妈”的期待,如既要兼顾事业又要照顾家庭,无疑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说生育这件事情的选择本来就很难做,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成为妈妈之后这件事情的标准变得个体化一些?就是我成为一个普通妈妈行不行?我不用那么好,不用你们来给我一个好妈妈的标签。”

六层楼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听众的深刻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关于“好妈妈”的标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无形中给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而真正的生育选择,应是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充分了解,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理性评估。

生与不生:同等重要的选择

面对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现象,六层楼先生提出了一个颇具洞见的观点:“生很重要,不生也很重要。” 他认为,无论是选择生育还是不生育,都应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个人选择。

“我不希望大家是被推着、卷入到一团迷雾里,是希望大家睁开眼,自己走进去的。”

他将生育比作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呼吁人们在做出选择前,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而不是闭着眼睛被人推着前进。这种理性的态度,无疑有助于降低生育决策带来的焦虑和迷茫。

生育损伤:不容忽视的现实

在节目中,六层楼先生也坦诚地谈到了生育损伤这一话题。他指出,生育可能给女性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如盆底功能障碍、产后抑郁等。这些损伤并非必然发生,但了解这些风险,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无疑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不是说生孩子这件事就说我俩决定要生了,我说然后呢?然后这不就是同房吗?我说稍微等一等,稍微等,别太着急。”

他建议备孕夫妇在做出决定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双方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科学的备孕计划。这种对生育风险的重视,体现了对女性健康的关爱和尊重。

合格的成年人:生育决策的关键

六层楼先生认为,合格的成年人才能做出合格的生育决定。他指出,成为合格的成年人意味着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坦诚地与伴侣交流想法和感受,并具备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它意味着我能为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该有的责任。你要知道这没有任何人逼迫你、推着你做的选择,这是你自己自愿自发做的选择,这个选择所产生的任何的,我们不是叫后果,叫任何结果,你都能接受,并且能承担。”

这种对责任和担当的强调,有助于提升生育决策的质量,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家庭矛盾和育儿压力。

社会期待:难以摆脱的枷锁

在节目中,主持人王沁也提到了社会期待对生育决策的影响。她指出,在当今社会,女性不仅要承担生育的重任,还要兼顾事业和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以前的时候可能是说你要有孩子,然后现在就是变成你要有事业,然后变成你既要有孩子,又要有事业,就是两边你不能放。”

这种社会期待无疑给女性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如何摆脱这些枷锁,做出真正符合自身意愿的生育选择,成为了摆在当代女性面前的一道难题。

男性责任:不容忽视的角色

在谈到生育决策时,六层楼先生也强调了男性责任的重要性。他指出,男性不应将生育视为女性的“分内事”,而应积极参与到备孕、怀孕和育儿的过程中,给予伴侣充分的支持和关爱。

“在同房过程当中获得高潮可以增加受孕概率,这是真的吗?假的,没有用。但他从某种角度上是呼吁大家在这个同房过程当中除了你本身有备孕的需求,找点趣味,也还是要在意双方的感受。”

他建议男性多了解生育相关的知识,关注伴侣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共同承担育儿的责任。这种对男性角色的重新定义,有助于构建更加平等和和谐的家庭关系。

理性备孕:科学与情感的平衡

在节目的后半部分,六层楼先生分享了一些关于理性备孕的建议。他建议备孕夫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双方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科学的备孕计划。同时,他也提醒大家,备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焦虑和压力,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与伴侣坦诚交流。

“我们要先很妥善的去照看好他的那个判断,就你得先知道他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得先照看好他内心真正的那些东西,然后你才有机会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知识信息传递给他。”

他强调,备孕不仅是生理上的准备,更是心理上的调整。只有在科学和情感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前瞻思考:生育文化的未来

在节目的结尾,六层楼先生分享了自己未来的工作计划,包括撰写关于妇产科病例的书籍,以及为更多医生和播客主播提供科普培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生育的真相,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我希望写个这本书,然后有机会它能成为影视剧改编。另外一件事情是我在梳理一些关于如何做科普的这些方法、技巧,希望如果说有更多医生想要来做科普,他可以少走弯路,他可以轻巧的起步。”

在生育观念日益多元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六层楼先生这样的科普者,用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生育,共同构建更加健康和包容的生育文化。

本期《不合时宜》播客,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务实的建议,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生育的深度对话。它不仅帮助我们破除了对“好妈妈”的迷思,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了生育的本质。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以更加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育选择。

推荐节目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