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s Chief AI Scientist Yann LeCun Makes the Case for Open Source | On With Kara Swisher

Meta's Chief AI Scientist Yann LeCun Makes the Case for Open Source | On With Kara Swisher

Pivot
55:05
2024年12月21日
cn

与AI先驱Jan LeCun的对话:开源、监管与人工通用智能的未来

由《纽约》杂志与Vox Media播客网络联合推出的特别节目《On with Cara Swisher》近日邀请到Meta首席AI科学家、2018年图灵奖得主Jan LeCun进行深度对话。这位被称作“AI教父”的科学家,以他标志性的直言不讳风格,探讨了AI技术的未来方向、开源生态的必要性,以及与同行在AI监管问题上的激烈分歧。


开源与专有:AI发展的双轨路线

在谈及Meta的AI战略时,LeCun重点强调了开源平台的价值。他指出,Meta最新发布的Llama 3模型已下载超6.5亿次,衍生出8.5万个开源项目,涵盖从印度语言训练到塞内加尔方言支持的多样化应用。"开源不是慈善行为,而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他解释道,"当全球开发者能自由修改和优化模型时,创新速度会呈指数级增长。"

这番言论与OpenAI、Anthropic等公司的专有策略形成鲜明对比。LeCun认为,Meta的AI业务并非单纯依赖广告收入,而是通过开源平台构建"未来数字助手"的基础设施。"就像Linux之于操作系统,开源AI将成为下一代智能设备的底层架构。"他补充道,"我们看到Llama 3推出后,全球开发者创造了大量我们未曾设想的创新应用。"


监管争议:AI安全的"末日论"与务实派

在AI监管问题上,LeCun与Hinton、Bengio等同行产生了根本性分歧。当被问及加州SB 1047法案时,他直言不讳:"限制AI研发会带来末日般的后果。"他认为,当前AI系统"比家猫还笨",真正的风险在于少数科技公司垄断技术发展。"如果政府禁止开源AI,最终只会让三家西海岸公司控制全球数字生活。"他强调。

这种观点与Hinton、Bengio的"AI末日论"形成强烈对比。LeCun承认AI安全需要关注,但反对过度监管。"就像1920年代没人能预见喷气式引擎的安全标准一样,我们无法为尚未发明的技术制定规则。"他提出,AI安全应通过"目标驱动架构"实现,即系统只能执行特定任务并遵循预设规则,这本质上与人类社会的法律体系相似。


AGI时间表:十年还是五年?

关于人工通用智能(AGI)的发展时间表,LeCun给出了与其他专家不同的预测。"我们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久。"他反驳了Hinton等人"五年内实现AGI"的观点,指出当前AI系统在物理世界理解方面存在根本性缺陷。"四岁儿童通过视觉获取的环境信息,相当于最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的20万亿词文本量。"他强调,真正的突破需要AI系统像婴儿一样,通过观察和互动理解物理世界。

Meta在AGI领域的布局也值得关注。LeCun透露,公司正在研发Meta Motivo项目,旨在创造更逼真的数字人助手。"未来的智能眼镜将内置AI助手,它们需要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复杂任务。"他展示的智能眼镜原型,预示着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文化传承与民主未来

在文化层面,LeCun提出了颇具争议的观点:他认为图书馆、基金会等文化机构应开放内容供AI训练。"如果我们要让AI成为人类知识的总库,就必须打破数据孤岛。"他以濒危语言布列塔尼语为例,说明开源AI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尽管因此遭到批评,他坚持认为:"开源平台能让不同文化在AI时代获得平等发展机会。"

这种观点也延伸到民主议题。LeCun警告称,若AI助手被少数公司垄断,将威胁全球民主多样性。"当每个国家都只能使用三家公司的AI助手时,文化同质化将不可避免。"他强调,开放平台才能保证用户选择不同价值观的智能系统。


结语:科学家的责任与局限

在对话尾声,LeCun坦承自己"不是亿万富翁",但强调科学诚信的重要性。"我可能犯错,但不会出于贪婪误导公众。"这种坦率的态度,或许正是他能在AI领域保持独立声音的关键。当被问及AI能否解决社会问题时,他给出了务实的回应:"AI能提升效率,但无法消除人性中的偏见与孤独。"

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AI技术发展的多维图景,更揭示了科学家在技术革新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艰难平衡。正如LeCun所说:"科学进步需要开放与合作,但最终决定技术走向的,还是人类的智慧与善意。"

推荐节目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