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5 各种“上市”到底有什么区别

Vol.165 各种“上市”到底有什么区别

商业就是这样
31:09
2024年7月3日
cn

关键

  • IPO (首次公开募股):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 直接上市 (Direct Listing):不发行新股,老股东直接在交易所出售股票。
  • 介绍上市 (Listing by Introduction):已发行证券的公司在另一交易所挂牌,不涉及融资。
  • SPAC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为收购其他公司而成立的空壳公司,可使目标公司快速上市。
  • 承销商 (Underwriter):协助公司发行证券的金融机构,承担价格发现、稳定价格等功能。

摘要

Reddit 今年 3 月成功 IPO,并预留 8% 的股份给用户,股价表现良好。本期播客聚焦非常规上市方案,旨在帮助听众理解从业者为实现更好的资产流动性和合理定价所做的创新尝试。节目深入剖析了直接上市介绍上市并购类上市三大类方案,并探讨了 IPO 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定价机制。通过对不同上市方案的优劣势分析,揭示了企业在资本市场寻求发展的多样化路径。

洞察

该播客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它不仅帮助听众了解了 IPO 的多种形式,更揭示了交易所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创新。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上市方案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融资效率、股东利益和公司未来的发展。 此外,对 IPO 定价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投资者更理性地评估新股价值,降低投资风险。

观点

01「传统 IPO 流程的痛点」

传统的 IPO 流程繁琐,耗时费力,成本高昂,且公司需长期暴露在公众视野下,限制较多。

02 「交易所竞争推动 IPO 创新」

各大证券交易所为吸引优质企业上市,竞相进行制度创新,放宽监管,催生了多种非常规 IPO 方案。

03 「直接上市的优势与风险」

直接上市可节省中间费用,简化流程,但缺少承销商定价,股价波动性可能更大,且早期仅限老股东退出。

深度

非常规 IPO 方案:企业上市的多元化选择

引言

在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传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已不再是企业上市的唯一选择。随着交易所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创新,各种非常规的 IPO 方案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上市路径。本篇深度报道将聚焦直接上市、介绍上市和并购类上市三大类非常规 IPO 方案,深入剖析其特点、优势与风险,并探讨其对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直接上市:老股东退出的新选择

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是一种不通过传统 IPO 流程发行新股,而是由公司老股东直接在交易所出售股票的上市方式。这种方式最早被视为老股东的退出方案,公司本身无法通过上市融资。

直接上市的主要优势在于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费用,简化了上市流程。 以 Spotify 为例,该公司在 2018 年采用直接上市方式,仅支付了 3500 万美元的财务顾问费用,远低于传统 IPO 所需的承销费用。此外,直接上市还可以避免 IPO 过程中常见的“估值压低”问题,让老股东以更接近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股票。

然而,直接上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没有承销商进行定价,股价波动性可能更大。此外,早期直接上市仅允许老股东出售股票,公司无法通过上市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为了解决融资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 2020 年放宽了对直接上市的限制,允许公司在直接上市的同时发行新股。但这种新的模式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可能的原因在于监管和市场对新股定价的疑虑。

介绍上市:港股市场的特色方案

介绍上市(Listing by Introduction)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一种上市方式,与直接上市类似,不涉及发行新股和融资。选择介绍上市的公司通常需要在上市六个月后才能进行融资。

介绍上市可以分为分拆上市、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等几种类型。分拆上市是指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分拆出来独立上市,双重上市是指公司在两个交易所同时上市,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在已上市的基础上,在另一交易所再次上市。

介绍上市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实现上市,节省时间和费用。但由于不涉及融资,公司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实力和市场知名度。

并购类上市:借壳与 SPAC 的另类路径

并购类上市是指通过收购已上市公司或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实现上市。其中,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从而实现自身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的优势在于可以绕过 IPO 的繁琐流程,快速实现上市。但借壳上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壳公司的质量问题、监管政策的变化等。

近年来,一种名为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上市方式逐渐兴起。SPAC 是一种为收购其他公司而成立的空壳公司,通过 IPO 募集资金,然后在一定期限内寻找合适的收购目标。如果 SPAC 成功收购目标公司,目标公司即可实现上市。

SPAC 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简化上市流程,降低上市成本。但 SPAC 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 SPAC 管理层的利益冲突、收购目标的质量问题等。

IPO 定价:承销商的角色与挑战

IPO 定价是 IPO 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 IPO 定价通常由承销商(投资银行)主导,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综合考虑公司估值、市场情况和投资者需求,最终确定发行价格。

承销商在 IPO 定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估值和定价建议,还可以承担稳定价格的责任。然而,承销商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例如为了获得更高的承销费用而压低发行价格。

为了解决 IPO 定价中的问题,一些公司开始尝试采用直接上市或荷兰式拍卖等新的定价方式。直接上市没有承销商参与定价,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荷兰式拍卖是指投资者在一定价格区间内自由报价,最终以所有投资者都能接受的最高价格作为发行价格。

结论与展望

非常规 IPO 方案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上市选择。直接上市、介绍上市和并购类上市各有优劣,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创新,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新的 IPO 方案。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上市路径。

同时,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充分了解不同上市方案的风险与收益,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推荐节目

0:000:00